高明某企业760吨工业盐水制作上万箱酱油”事件被曝光后,有关部门半遮半掩地称,涉事企业是“某经营面积两万平方米的大型调味品公司”,此语一出,众人纷纷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中国最大的专业调味品生产企业———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公司)。对此,高明区政府称违法企业是威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极公司)而非海天公司,涉事企业威极公司也出面为直呼“躺着中枪”的海天公司鸣冤叫屈。
到底问题酱油是否真与海天公司无关,羊城晚报记者24日回访了被卷入漩涡中的两家企业,并对此事展开调查。
昨日,高明区质监局有关负责人在面对记者采访时称,违规企业威极公司那90箱“威顶”草菇老抽所使用的应是“非食用盐”,而并不是此前通报口径中所称的“井矿卤水(工业盐水)”。
对于曾公布的威极公司违规用盐的源头调查情况,该负责人表示,威极公司使用“非食用盐”的来源还没查实。“我们也在找,有消息会告诉媒体。”
未点涉事企业 海天被疑有染
在此事件最初,相关部门并未公布涉事企业的名称,不少公众看到“高明大型调味品企业”,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厂区设在高明的海天酱油。不少网友发图表示,“海天威极生抽”产品包装上突出的LOGO和海天公司所使用的LOGO完全相同。记者昨日走访市场也发现,“海天威极生抽”和“海天威极陈醋”两款产品的外包装上都注明有“海天调味”字样。
甚至有网友质疑威极公司就是海天公司的代工厂之一。
而就在一周前,海天公司上市首发申请获中国证监会批准。海天公司相关人士曾透露,此次募资,主要用于投资高明150万吨酱油调味品扩建工程,所需资金是18.5亿元,欲打造全球最大调味品生产和销售企业。
虽有“威极”系列 其实纯属巧合
24日一早,海天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涉事公司和海天没有任何关联。公告称,媒体关于“佛山大型调味品公司,购买工业盐水,制上万箱酱油”的报道,引起了很多消费者的不安和猜测,佛山市高明区已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该事件和海天没有任何关系,涉事公司和海天没有任何关联,海天从未委托涉事公司生产任何产品。公司产品中使用的盐全部是食用精盐。海天一向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所有原材料全部经过严格筛选和品质审检。
当天下午,海天公司品牌总监张欣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的“威极”商标于1994年注册,早于涉事企业成立的时间,而且此前从未听说过威极公司的存在。此外,该公司的所有产品都是自己生产,绝对不存在委托生产。
海天公司生产中心总经理叶燕桥告诉记者,海天高明公司最快一条生产线一个小时生产酱油4000箱,一天生产按两班计,16个小时,可以生产6.4万箱酱油。目前公司共有20条高速生产线,一天生产超过20万箱。“真不明白为何一间年产8万箱酱油的威极公司,都被外界称为大型调味品生产企业。”叶燕桥向记者抱怨。
海天公司表示,事件刚发生,对他们影响究竟有多大还难以评估,但如果不消除误解,影响将会很大,到时不排除通过法律手段去维权。
在海天叫屈的同时,威极公司负责人陈裕华也主动为海天打抱不平:“我们公司和海天没有任何关系,公司名和海天产品名相同纯属巧合,不明白为何大家都把矛头指向了海天。”他努力地为海天辩解称,威极与海天公司是各自独立的公司,双方的产品从商标到外观包装上相差十万八千里。威极公司没有打过“威极”的品牌,用的是“威顶”。
为证酱油无毒 员工当众豪饮
记者从高明荷城出发,沿着高明大道一路前行,约10公里后,记者见到了路边很小的一块指示牌上写着“威极酱油”四个大字。车行进50米左右,便到了威极公司的门前。从厂区的外貌和规模来看,和此前媒体所说的“大型调味食品厂”有不少差距。大门破旧简陋,一间面积约四五百平方米的仓库和办公区域并列,厂区后面建有多个发酵池和灌装区。据了解,威极公司的厂区占地三十余亩,工人四十多名,年产酱油8万多箱,产值500余万。
在威极公司的总经理室,陈裕华向羊城晚报记者讲述了该厂用工业盐水勾兑酱油的全过程。
陈裕华说,该批次90箱问题酱油其实是他们厂的“实验品”。“我们今年3月下旬才开始使用非食用盐水勾兑酱油的,此前从来都没用过。”陈坦言,工业盐是南海小塘的一家工厂上门推销的,价格在500元一吨左右,比正常的食盐市价920元一吨便宜了将近一半,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压缩成本。由于成本更低,这批次“草菇老抽”的出厂价也很便宜,一箱12瓶只要二十多块。目前,这家涉事厂已经暂停生产了。
陈裕华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为了保证用工业盐水制造的酱油“绝对安全”,他们甚至将工业用盐兑水后送到佛山市质监局检测其是否有毒。拿到检测结果后,还专门组织公司质量管理方面的团队对相关数据逐一比对,在铅、锌、氟含量未超标的情况下,厂方认为,“试验成功,这样制造酱油应该没有问题。”陈裕华透露,每瓶酱油中,会加入百分之十几的非食用盐水。
对于已经进入市场的65箱问题酱油的流向,陈裕华表示,因为他们这款酱油的档次不高,很难进入大的商场超市,大多会流入农村。“这65箱酱油我们统一拿给了一名经销商,他是阳江人,其中大部分应该被他运往阳江了。”陈裕华说,事发后,他们也立即找到了这名经销商,让其追回这批酱油,“但能追回多少现在还没有统计。”
高明区“三打两建”办公室的高雄强表示,目前该办已经责令追回涉事产品,尚未统计追回数量,而且称追回产品有难度。
由于事发后该厂就已停产,记者看到,厂内已无生产工人,两名高明区质监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库存产品进行清点和封存。在该公司产品展示厅,记者看到,该公司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既有酱油、米醋,也有辣椒酱。产品的品名均为“威顶”。陈裕华表示,除了出事的“草菇老抽”,其它品种均没问题。
在该厂的仓库,记者见到了千余箱多个品种的酱油和其它调味品,其中,问题酱油“草菇老抽”用绿色箱子装着,放在仓库的中间位置。望着满仓库的酱油,陈裕华信誓旦旦地表示,就算是“草菇老抽”,喝了对人体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我自己就敢喝!”这时,一名仓库内的员工拿出一瓶问题酱油,咬开瓶口的塑料纸,大喝了一口,“一点事都没有,你闻闻,还很香!”该员工说。
工商资料显示 两者并无关联
羊城晚报记者随后在佛山市工商局网站上查询,获得了威极公司的工商资料。资料显示,该公司于1998年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加工销售酿造酱油、酱、调味料(液体)、酿造食醋、配制食醋等,注册资本为476.06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梁荣昭。资料中未有信息显示与海天公司有关。
记者随后向高明区工商局查实,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注册有“威极”商标,并标注为“海天威极生抽王”的产品出售。而佛山市高明区威极调味品有限公司,登记注册的字号为“威极”。
工商部门解释称,字号也称商号,是指企业名字,而商标则是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名字,威极调味品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为“威顶”和“巨浪”。而据高明区质监局办案现场的照片显示,现场发现的部分包装为“威顶”酱油。
佛山高明问题酱油后续追踪——
高明威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被发现使用工业盐水生产酱油的事件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昨日媒体又曝光已有65箱问题酱油销往阳江。阳江市有关部门获悉后,立即组织工商等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全城“大搜查”。至记者发稿时止,当地尚未查获有高明威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问题酱油。
盐业人员车辆也被拒之门外
而在佛山高明,记者昨日再度前往涉事的威极公司了解该公司的库存问题酱油以及工人安置等最新情况,虽然厂内有人,但记者却吃了个“闭门羹”,“要和客户谈事情,现阶段不方便接受采访!”负责人在电话中推脱说。
然而一直留在门外等候的记者却留意到,威极厂的大门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紧闭,比如说一辆神秘的越野车,以及质监部门的车辆。但并不是所有的公务车辆都可以顺利地进入,记者在现场就看到盐业人员的车辆同样被拒之门外。
按照当地政府之前公布的信息,该厂共使用非食用盐生产了草菇老抽成品90箱,每箱12支,生产日期为3月22日,已有65箱出厂销售,还库存25箱。而按照厂方介绍,厂区共占地20余亩,工人40多名,年产酱油8万多箱,产值有500余万元。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天生产200多箱。使用非食用盐生产出的“问题”老抽究竟有多少箱?记者拨通该厂负责人陈裕华电话欲就以上几个问题进行采访,但他拒绝了记者采访。
厂里每年发一箱酱油给员工
今年59岁的梁伯在威极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工作已有10个年头。由于威极公司停工,梁伯也临时“下岗”,记者昨天下午找到他时,他正在工厂前的小河里捕田螺。梁伯说,由于晒制发酵所需时间较长,一般生产一批酱油最少需要50天。“如果是3月22日出厂的酱油,估计早在过完年后就已开始生产”。
由于梁伯并未参与盐水的勾兑,“到底有没有用工业盐我也不清楚,酱油什么时候加的盐水也不清楚”,但梁伯坦言,用作原料的大豆和小麦都是真材实料,“厂里每年都会发一箱酱油给员工,我们也是吃这些的”。